多地超市现亏损潮 广州超市生存状态如何(3)

时间:2012-08-18 08:13  来源:网络资源

  出路
  稳健开店 自购物业

  租金在零售业成本中,占据了较大份额。超市在跑马圈地进行规模扩张之后,一旦原有租约到期,都将不约而同地面临租金上涨带来的压力。

  黄文杰认为,超市大卖场在店租到期后,在区域上,超市将撤场搬出市中心迁往土地成本较低的郊区;在形态上,超市大卖场将缩减面积向中型超市转型。

  “即使是形态上的调整扩张,超市的拓展态度也将更加稳健。”黄文杰分析称,经济不景气,加上竞争越来越激烈,超市扩张将不会出现“天女散花”式的局面,商家将更多地选择已有市场的空隙开店。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超市在初入市场时为追求速度,大都选择轻资产型的租赁发展模式,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和选址越来越困难,为抵御租约到期、租金上涨等带来的经营风险,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零售企业正在积极寻求自持物业的形式发展项目。

  其中,今年2月,永辉超市在安徽合肥投入2670万元买下一地块,自建购物广场;乐购也在积极进军商业地产,投资建设乐都会购物中心;华润万家也宣布,其进军商业地产的标志性项目“欢乐颂”将加大开发力度,计划未来5年内拓展到15—20家的规模。

  升级调整
  服务社区

  在采访中,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外围不断传出关店的危险信号,但是广州出现超市关闭潮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广州超市的总量还处于一个合理水平,竞争相对缓和。”黄文杰认为,近期新开超市都是前几年签约进驻的,租金压力不会太大,但是人工、水电成本的上升将不可避免,超市扩张仍需进行长期的研判。

  此外,黄文杰认为,下半年日本永旺集团旗下的综合型高端精品超市美思佰乐将进驻太阳新天地,这也表明以往没有进入过广州市场的超市业态会相继进入,目前竞争趋缓的时间不会太长久,广州超市要居安思危。

  对于超市如何自救的问题,王先庆认为,一方面超市可以服务社区为宗旨,增加娱乐、餐饮、休闲等功能,向小型购物中心转型;另一方面,有实力的超市可以进军电子商务,缓解销售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