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8-30 08:23 来源:网络资源
下半年形势能否逆转
受暴雨、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7月份消费者外出购物有所减少,部分地区百货店正常营业受到一定影响,消费品市场呈现回落态势。不过,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好于预期,零售额同比增长近17%,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抽样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市百余家重点商业企业6月共实现销售额54.1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百货店增长7.8%。据初步统计,6月商企销售景气指数达到6.2,高于5月及1至5月的累计水平,显示上海商业销售的增长行业面回升扩大。
“看来今年下半年百货店的销售情况会好一些。”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房地产行业回暖以及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好,今年下半年百货业的经营状况将有望好于上半年。他同时强调,百货企业要寻求变革,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为百货店经营注入新的活力。
但金玉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电商频繁的价格战提前释放了市场能量,家电下乡政策也导致寅吃卯粮,使需求提前释放,所以,他对下半年的形势谨慎乐观。
徐家汇在半年报中同时称,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的同比增幅预计在-10%至10%之间,主要由于百货零售业整体增速受宏观经济影响有一定的波动性。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艳茹认为,同质化、价格战和品牌差异化不够突出是目前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女装、化妆品、女鞋品类上,而这几类恰是占百货销售中比重最大的商品。在商品同质化的情况之下,百货店之间只能通过价格战、打促销来吸引竞争者,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也越来越低。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整体还偏低,专业化人才相对匮乏,以联营为主的盈利模式也亟待改变。她说,要从根本上改变百货企业的经营状况,除了有赖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的好转之外,百货企业还要从自身变革做起,这其中最关键的两点是:一、培养企业买手,保证商场的特色化经营;二、改进促销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成为忠诚顾客。
“若想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一定要改变联营模式,但随之也会带来经营风险的上升。”金玉华对中国商报记者说,百货企业自营将面临着人员成本升高、财务成本上升、库房和配送成本增加以及货品积压等诸多风险,因此,企业在转变经营模式时一定要考虑风险问题。他认为,在百货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其实还是人才问题,尤其是培养买手涉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增添了企业转型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