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零售渠道将成未来新方向 看中日流通业(2)

时间:2012-09-10 13:13  来源:网络资源

  据此,8月20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在致辞时也指出,中日流通产业信息化差距很大,在加强IT产业和流通产业的结合上,中日流通业界的协作、联动有着巨大的空间,前景广阔。

  但信息化只是中日零售差距的一方面。“中国流通产业必须实现升级,”王琴华认为, 尽管2012年上半年零售市场表现不太乐观,但整体而言,中国的商品流通产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级政府对扩大内需的高度重视,中国零售业规模仍将不断扩大。未来两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甚至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平,比2010年增长近30%。”

  王琴华认为,中国流通产业在实现数量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升质量和效 率。后者恰恰是岛国日本的长处,中国流通企业的赢利率一直不及日本。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刘海飞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与中国流通企业相比,日本更擅长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构建完备的服务体系来吸引客户带动销售,也善于通过提供差异化的附加价值商品来提高商品价值,卖出更有品质的商品,这都是中国流通企业需要学习的。

  在中国,零售市场竞争主要还是价格竞争,零售商们更注重价格优惠,注重进场费和促销支持,零供关系因此非常紧张,零供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少见,而教育与知识产权的不健全也使得行业盲目模仿甚至直接抄袭成为普遍现象,门店业态到商品都严重同质化。

  全渠道零售时代到来的挑战

  “幸福有各自的幸福,不幸却有相同的不幸。”当然,日中流通业其实也面临相同的难题。

  日本野村総研首席顾问藤野直明说,在日本,百货店、GSM(综合购物百货超市店)等大型店铺的经营每况愈下,业绩从去年开始就处于下滑通道,今年更差,传统大型店铺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同时,日本流通企业同样面临房租、人工费等各种运营费用的上升,面临统一通信、互联网、IT技术带给零售商的挑战,面临消费者愈加知识渊博、有见地、不够忠诚的消费者选择多元化的变化。

  但还是有不同。“日本流通业的趋势不是百货店被电子商务冲击,而是被越来越多细分的专业专卖店冲击,专业专卖店占据了日本零售市场最大的份额。”藤野直明说,此前90年代,日本大型超市经历了一轮衰败,如今百货店也在进入发展低潮。

  日本丸井集团董事专务佐藤元彦也在论坛对话环节表示,购物中心在日本发展历史其实很短,迅速被推出的很多专业专卖品牌店铺取代,目前化妆品、服装等的细分专业店单店和连锁店大量涌现并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对此,刘海飞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其实世界各国都是以细分趋势在发展,专业店今后在中国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空间,今后零售市场业态份额最大的应该是专业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性消费大,过去消费是选择大而全的百货店去买,现在很可能是到更个性化和特色化的专业店去买,专业店产品线又宽又深,规格又多,品质还不降低,更便于选择。”

  但日本变革的却不仅仅是专业专卖店的细分,在日本永旺集团执行官、IT负责人縣厚伸看来,目前日本正在进入一个全零售渠道时代,中国应同样适用这一趋势。縣厚伸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所谓全渠道零售指的是除了传统店铺外,商品目录彩页、电视电话、网络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社会化媒体商务都在成为当今顾客的购买渠道,为此零售企业需要构建从实体店铺到商品图册、电视营销、网络、移动电子商务等各个渠道都能实现横跨并且无缝连接的整合贯通的全组织,零售企业通过这样的变革提高客户购物中的“行动”和“质量”乃至“客户满意度”。而目前,零售业更多的仍是以单渠道为主,即使是线上线下的多渠道,也仍彼此相对独立并分离。

  在縣厚伸看来,如果零售企业不向全零售渠道方向发展布局,就会面临市场销售份额的降低。比如当前在中国火热的电子商务。縣厚伸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日本,网上商店目前也不挣钱,没有盈利的,但却没有实体店铺不对网上商店加以投入。“在日本,零数企业都把电子商务作为线下的宣传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是必然的。”

  对此,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颜艳春表示了认同。他说,“互联网已成为一个新商圈”,而移动终端的出现已使得人们购物方式发生变化,网络和实体店混合购买已成为趋势,这必须为零售企业重视。今年4月的调查问卷显示,消费者选择单一网络购买占34%,实体店确认后再在网上购买的占21%,70%的人则同时使用线上线下。

  縣厚伸认为,全零售渠道时代的到来对流通企业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比如顾客购物环境的变化,将需要零售企业分别利用实体店铺和网络店铺营销,必须超越时间和地点的制约;IT技术的进化,消费者更多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要求零售商布局移动商务,实现实体店铺和网络的融合;消费者更加知识渊博、有见地、不够忠诚,商圈饱和、业态更加细分叶使得客户信息要和公司数据实现整合,云采购也将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