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多元化应该何去何从(2)

时间:2012-09-12 08:08  来源:网络资源

  “自有品牌”尚处初级阶段

  日前,万达集团和王府井(26.06,0.00,0.00%)百货纷纷宣布进行自有品牌的开发,王府井百货还称,自有品牌业务已有架构性准备,近期将推出具体规划。此外,银泰百货、华润万家等百货、超市都已经开发了自有品牌。大商股份(39.28,0.00,0.00%)也在尝试做自营采购和自有品牌,但现在这两部分总体所占比例还较小。

  2011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在65家大型超市和超市典型店铺中有39家销售自有品牌产品,占门店销售额4%,比较西欧市场的35%-40%以及美国市场的20%以上,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德勤零售行业主管龙永雄在《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1-2012》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连锁超市实施“自有品牌”战略还处在初级阶段,通常选择消费者对品牌不敏感的产品,在宣传推广上也没有下功夫。

  同时,打造自有品牌,提升公司形象并非易事。首先,开发涉及自有品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市场的反应却是未知之数,无疑提升了开发与运营成本,也加大了对资金链的考验;其次,自有品牌只有规模化的生产与销售才能达到利润的上升,这要求零售商必须有广阔的销售渠道,对连锁规模不足的零售商造成销售风险;再次,长期以来,百货业通过联营的方式,以收取租金和联营扣点获取利润,先天性的缺乏零售经营能力,更缺乏买手团队等专业性人才,开发自有品牌,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也是零售商的短板。

  另外,业态多元化、自建物流配送、延伸供应链也都成为当下零售业普遍热衷的做法。

  上海百联集团在全国布局网点,囊括百货、超市、便利店和卖场等多种业态;物美收购新华百货(16.16,0.00,0.00%),涉足百货业态。同时还有涉足购物中心、大卖场、标超、便利店以及批发业务等业态的京客隆,以及涉及购物中心、高端超市、便利店、酒窖、咖啡、健与美零售等10多个零售业态的华润万家。

  在延伸供应链方面,苏宁自营物流配送体系,国美在沈阳建立第一个国美家电工业园,自己生产家电产品。

  当然,“不务正业”者也不在少数。主营业为家电连锁的国美涉足酒业和投资等领域;百联集团购买第一医药(8.13,0.00,0.00%)4145万股,累计持股比例达到52.56%,成为后者的绝对控股股东。杭州百大曾经在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时,进军旅游业、电子商务、地产等领域,但在2003年宣布回归零售,向大型超市和便利连锁店迈进,但已错过了多业态经营的最好机会。百联集团依靠政府背景和强大资金实力涉足地产、投资、物流和医药等多个行业,但一直面临着内部业务整合难题。

  裴亮指出,多元化经营会涉及很多层面的问题,包括多品牌管理,多渠道管理,风险控制等,这些都是对本土零售企业提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