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白热化 零售业步入供应链竞争时代

时间:2012-09-29 08:07  来源:网络资源

  近几年,供应链管理一直都是零售业关注的热点,但今年似乎更为迫切。世界经济复苏还颇需时日,中国经济尽管整体上保持了不错的增长,但具体在零售业方面,也出现了下行的势头。尤其是在消费不振、成本高企情况下出现的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应该值得注意。

  如何提振?引进和加强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应该是势在必行。而且,在内外资竞争白热化、多渠道格局定型的当下及其很长一段时间,供应链的竞争都应该是零售业竞争的一个核心,也是国内本土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一个必补的功课。

  难怪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郭冬乐近几年一直都在呼吁,零售业的发展一定要重视供应链管理。国际巨头沃尔玛、家乐福,以及国内大亨苏宁、国美等其之所以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实力,背后实质是与全球优秀企业链接而成的独特的供应链体系。可以说,零售业竞争已经进入了供应链竞争时代。

  郭冬乐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大市场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最杰出者,必须联合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在供应链统一的计划下,产品能够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交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从而快速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链增值。可以说,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产品价值,有效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中虽然处于最末端,但是其直接面对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者,这就决定了它在整个供应链中必然充当关键角色。同时,从经济现实来看,在当前大多数行业中,产品的竞争力基本上体现于流通环节。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中充当关键角色。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很多产品本身很难形成技术功能优势,呈现同质化倾向(如家电行业和食品饮料行业),通过产品本身创造品牌差异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谁拥有渠道优势,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更何况,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经日益成熟,多数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产品制造成本基本上已经降到底限,所以通过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来营造价格竞争优势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从流通环节挖掘竞争空间就必然成为企业的理智选择。

  另外,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看,哪个渠道最接近消费者需求,哪个渠道最能为消费者带来现实利益,哪个渠道就占据了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也就必然成为制造商追求的对象。

  目前,以大型商业企业和超级连锁商场为主的专业化销售模式发展势头强劲,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类大型商业集团由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销售渠道及产品的经营特色等,在专业营销上往往有着生产企业自建的销售网络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对此,国际供应链协会理事长、曼哈顿软件大中华区总经理詹斯敦深表赞同。据詹斯敦介绍,从零售业流程趋势来看,大部分企业90%的运营模式是从供应链管理模式投入到零售企业的,因此零售业要保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顾客服务质量的话,必须要有新的技术,要以最新科技为导向,去跟终端客户群建立全新的客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