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营角度看连锁百货企业如何开源节流(2)

时间:2012-10-04 08:08  来源:网络资源



  开源是商场效益提升的前提,节流是商场效益留存的保证。在不影响商场良好运营的基础上,我们如何判断节流的标准是个很必要的课题。长期的实践研究总结,商场节流的最关键环节就是保持开支和供应的平衡,但没有一个非常标准的数值可以体现出平衡的要义,只能从员工、管理层、供应商、顾客以及店内的商品、灯光、美陈、软硬件设备等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来发现和判断,平衡是否把握的好。前者有一方面表现出消极的情绪甚至行为,必然关联到其他各方面的连锁反应;相对应的,后者亦然。  

  前段时间国家公布了用电的阶梯限价政策,很快被执行到很多的百货门店中来,在陕西铜川的某知名百货店里表现的尤为突出。那天我和朋友一起去考察该店近期的经营状况,准备为全省的百货行业大会找些素材。一进来发现很多门店灯光昏暗,商场公共区域的顶灯有很多也没有开启,营业员无精打采的站立于专柜内,看着崭新的商品,或沉思、或发呆,而商场内的顾客几乎能数的过来,还有一群人更向门口走去。这就是运营失衡了,生意当然也不会好,而当天还是周六,据营业员讲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过度限电导致光线昏暗,美陈效果大受影响,顾客进店感觉压抑,专柜没有生意做,营业员无聊,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商场的销售业绩受到影响。这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一个细节就决定了商场的销售,多么可怕,又是多么真实!           

  节流是企业经营创收的手段,节流失衡就不能带来效益反而影响效益了。那么节流的方法又如何实现创新呢?我们接着分析。  

  充分发挥运营管理职能,合理控制管理成本。不断的探索、健全、优化各项管理制度,是合理控制管理成本的依据。商场的管理人员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职能,与供应商进行认真的交流,多听取诚恳的建议和意见,及时的完善优化对应的管理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和麻烦,是商场节流的基本方法。

  优化营销模式,增进与客户的交流合作。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吸取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提升优化商场的营销模式,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全面解决一线销售终端面临的各项问题。 

  延伸财务管理职能,改善传统财务形象。商场对财务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账务管理,成本核算转为结合商场发展,提供信息和决策服务支持的部门。财务也要深入一线,通过收银人员对专柜的销售做到了解,才能更好的为商场的经营调整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加强商场信息化管理,精兵简政。在苏宁、国美和京东的大战的时期,百货店更应该做好自己的电子商务工作,加强对运营人员的管理,精简不必要的岗位,从多方面争取利润。 

  开源是百货企业经营的前提,节流是留住利润的保障。如何更好的促进百货企业良性发展,始终坚持开源节流的策略不放松是长期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