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2-26 08:04 来源:网络资源
今年新店往哪开?
2012年,零售企业普遍放缓了开店速度。但从这些开店中,也可以感受到零售企业开店战略在发生着改变。
湖南步步高在2012年开出了40余家门店,其中大型购物中心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三四线城市中,类似于步步高这样的区域龙头企业开始加快了大店战略的市场扩张。而对于更多的区域中小企业来讲,今年的新店应该开在哪里呢?
规模永远是连锁零售企业的立足之本。在一线城市中,充斥着内外资巨头各种业态的渗透,这些区域的中小零售企业在业态创新上占不到任何便宜,加之电商对市场的侵蚀,导致一线城市中的中小企业不得不将新店扩张锁定在城乡结合部的远郊。而这一市场,相信在未来几年中也将成为市场争夺的焦点。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三四线城市中的中小企业也将迎来一次新的市场机遇。一方面,在三四线城市中电商的触角普遍还不强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习惯变化也没有一线城市中那样多元化;另一方面,农村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也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释放出来,在天时地利方面,本土中小零售企业有着快速灵活布点的先机优势。
商品品类调整尾大不掉?
传统零售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这几乎是每一家实体零售企业的困惑。也正如前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并不能把当前行业增长的放缓归咎于大环境,归咎于电商的崛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挡箭牌,真正的原因则在实体连锁零售企业自身业态创新能力的不足,根本则在于对商品品类灵活优化、组合的缺失。
以商品结构为例,凭借几乎是标准化的门店商品结构,商超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壮大,但在面临市场需求变化的背景下,商超企业在商品结构优化上的反应则显得迟缓。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传统超市业态经营模式的弊端,过分依赖供应商进场费保障利润的超市在应对当前消费需求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形势时,显得力不从心了。
而惟一的出路便是改变,不同业态门店的创新更多是不同市场定位商品品类的组合,也是对一家企业商品整合能力的考验。华润万家之所以能够推出多达十几种的零售业态,就是其对供应链有强大的把控、整合能力。
对于区域中小零售企业来讲,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对现有业态门店的日常管理与拓展上,成熟的门店循规蹈矩、新开的门店更多是复制。说白了,一是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或不愿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开辟更适合商圈需求的新业态,更是由于公司总部对于业态创新方面的积累、投入不足。
这样,也就造成了在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在业态方面的创新不足、在门店商品品类优化组合、调整方面的滞后,自然也就导致了在消费者有更好的消费方式时,放弃在已经没有新的购物体验的超市门店消费了。
在商品品类的优化调整能力方面的缺失,是区域中小企业在新环境中导致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