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零售业难御“夏日寒流”(2)

时间:2013-06-24 08:20  来源:网络资源

  七八月淡季让 百货 业“很头痛”

  “对于 百货 业来说,今年可能最难过的日子是接下来的七八月。”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态。据分析,七八月原本就是传统的消费淡季,由于老广们素爱旅游,七八月正值暑期,不少家庭都会有外出旅游,甚至是出国旅游的计划,这就导致原本留在本地的部分消费外流。

  “此外,通常在南方,夏季商品的货值,尤其穿着类商品的货值都是较低的。而七八月缺少节日热点,也使得 百货 最期待的节日效益无法显现。”黄文杰补充道。

  东山 百货 策划经理戴崇业也坦言,传统 百货 已经陷入了促销车轮战无法自拔,上半年的促销战尤其惨烈。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不做促销就是等死,做促销还可以搏一搏。”而经过连续的促销车轮战,市民的消费潜力已经被透支得所剩无几,在传统消费淡季的七八月该如何做,的确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据我接触的业内人士反馈,很多人对后市很悲观。端午节高端礼品和粽子的销售不理想,中秋节或许还将遭遇这样的状况。”

  不过,黄文杰预计,进入9月份之后, 百货 业的窘况会稍有缓解。他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天气转凉,单品货值会提升;二来是因为接下来节假日接踵而至,消费者有了消费冲动, 百货 商家也有了促销的由头;再者,从产业链来看,通常房地产对 百货 零售业也有一个辐射或影响。目前随着广州消费者购房信心的增强,很多人预期地产会有持续回暖的态势,这股回暖在零售业上也会有一个利好的反映。

  跨渠道销售或促进实体商业发展

  虽然进入9月之后, 百货 业的日子会好过一点,但是他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渡过这长达两个月的漫长淡季?有业内人士表示,广州 百货 业的同质化以及业态老化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电商对实体 百货 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若 百货 业继续沉溺于价格战的老路,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有 百货 公司就被迫淘汰出局。

  对此,黄文杰表示,这不是危言耸听,传统 百货 需要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下半年市场的恢复需要双因素推动,一个是市场因素,一个是企业自身的创新。穷则思变,我看到不少广州 百货 已经在市场环境的逼迫下做出一些创新。比如最近广百做的珠宝城,我觉得它也是快速地调整它原先的GBF,那个时尚天河的方式,把它转换过来做这个。我觉得是一种及时的市场调整,市场反应也是非常受落,经营效果也是非常好。”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天河城 百货 白云新城店及时根据区域市场变化转型奥特莱斯的方式就很可取。天河城 百货 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高端精品和年轻时尚的定位已经占据了广州 百货 业的绝大部分市场,而现在白云新城还缺乏奥特莱斯这种业态,所以天河城想填补这个空白。

  戴崇业则告诉记者,东山 百货 的构想是努力把传统的拳头产品做好,提高美誉度。同时还将在6月28日至30日举行一个清凉节主题的促销活动试水,届时所有与夏天有关的产品都将结合起来实施买送促销活动,再度点燃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先借清凉节试探一下市场反应,做个摸底,若效果不错,接下来还会造一些节日或者活动来促销。”而对于端午节高端礼品市场的不理想,他表示今后的促销思路要转换,从以单位为目标的大团购,向以个人为主的个人消费市场转换。

  对于这个命题,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庆已经多次谈及。他认为,传统 百货 不可能长期跟电商以及同业者拼价格,其人工、房租等经营成本决定其没有先天的优势。 百货 业要想从这场消费争夺战中胜出,将来还是要往高端精品发展,或者转化成主题式的商场或者专业类的市场,走专业路线。

  美国零售业研究机构RSR Research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相比于单渠道零售商,开展多个销售渠道的零售企业能够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获得更高的利润。事实上,与去年相比较,今年每种跨渠道销售技巧在零售企业中的使用量都在提高,特别是移动销售平台。因此,有专家表示,传统 百货 在发挥实体优势的同时,要重视电子商务带来的挑战,学习和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其为我所用,进而促进实体商业的发展。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无论哪种突围方式,都需要各个 百货 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周边商圈的竞争态势去摸索,“别人做啥我做啥”的跟风心态要不得,否则 百货 业难走出同质化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