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新品引进的若干问题与对策(2)

时间:2011-10-10 15:19  来源:网络资源

 

5、经销商与厂家的选择:

门店里经常抱怨我们采购回来的价格太高,其实我们也想采购一些比竞争对手成本还要低的商品,但问题是那些跨国公司常常是从厂家直接拿货,而我们只能从三代、四代、甚至五代那里拿货,自然进货成本就高,但要从更高级别的代理商或者厂家那里拿货的话,又缺少足够的量做支撑,真的是很麻烦,不知怎样处理更好?

对策:

面对这种情形,应该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目前的销量决定在哪一级供应商那里拿货,因为如果销量有限,却硬要到上一级供应商那里拿货的话,表面看来价格低了一点,但是随后所发生的机会成本不知要高出多少,综合算下来还是不合算的,至于门店不理解那只有耐心解释了;二是找寻那些有潜力迅速做大销量的商品,通过促销等方式将其销量做大,然后到上一级供应商拿货,争取把进货成本降下来。至于是否要从厂家那里直接进货,这也是由销量所决定的。

 

6、自采商品的营销:

我们经常会去外地自采一些商品,这些商品常常是买断的,虽然毛利率比较高,但是由于没有供应商在促销费用及促销员方面的投入,因此要门店给予营销支持很困难,最后导致外采商品因营销跟不上而销不动,而越销不动,门店就越不愿意销售,最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对策:

外采商品进店后的跟踪其实很重要,很多外采商品销不动,主要还是我们听之任之的现象较明显,采购对于这些商品的把控也不是很准确,同时又不能很好地修正自己的眼光,这样对于提升外采商品的销量就很不利。如果我们能够把外采商品的销售情况及时通报给门店,对于其中好销的要求其确保陈列,而对于其中不好销的则帮助门店及时打折处理,而对于采购则要求其认真详尽地总结他们的采购成果及对商品判断的眼光的准确性。

 

7、商品的可销售性的判断

我们在市调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竞争对手的货架上有一些我们没有商品,但是我们很难判断这些我们没有经销的商品的销售状况,所以也不敢放心大胆地引进,请问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才比较好?

对策:

对于竞争对手拥有的而我们没有拥有的商品的适销性的判断有九种方法:

一是看其陈列面的大小,一般来说陈列面大的应该销售不会差;二看陈列位置,如果是放在黄金磁石点区间的,这些商品应该卖得不差;三是看生产日期,若是生产日期离现在远的,说明商品已经在货架上搁置很长时间了,这种商品一定不会太好销,但若是生产日期很近的话,则说明这些商品动得快,一定比较畅销;四是扮演顾客,问促销员或者是理货员,一般他们也会透露一些哪些好销哪些不好销的信息;五是可以站在边上看顾客的选购情况,如果顾客过来选购得多的话,则说明该商品销得还不错,但如果顾客很少来挑选,压根儿连看都不愿意看的话,这种商品的适销性一定会很糟糕了;六是可以找生产厂家或经销商验证,如果厂家对此信心足的,一定就销得还不错;七是可以从互联网的网站中看大众点评的情况;八是采购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从该商品的性价比、价格、包装、面对的市场竞争形势等来判断;九是可以买一些样品回来,请同事们来判断,或者就放在某个门店进行适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