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零售商试水电子商务 争夺未来竞争位势

时间:2011-10-13 13:11  来源:网络资源

  在网络零售市场增长迅猛,尤其国内众多电子商务网站在风投一轮轮资金注血下飞速向前时,已经做成规模的传统商超却依旧是观望的多,尝试全面介入的少。

  利群集团成为传统商超中较早涉水电子商务的企业。2008年电子商务业务带来销售收入2700万元,2009年收入预计会达到4000万元。

  4000万元虽然只占整个集团全年预计零售业务收入150亿元的小零头,但其不断摊低的成本、增长潜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未来竞争格局的先发优势,都得到利群集团以及来自市场的肯定。利群集团“电子商务网站+呼叫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点”的电子商务模式,也获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9年零售创新案例奖。

  传统商超触“电”:毫无价格优势

  当青岛地区的顾客打开利群商城的网页,他们可以如同在实体店铺中一样购买所有的商品,用电子付款或-的方式,第二天就能收到由利群物流公司送到家的商品。而这一业务是面向全国的,外地顾客可通过快递方式购买商品。

  “利群集团的零售业务有百货、大卖场和家电商场几种业态。最初做电子商务的规划是,把利群实体店销售的商品搬到网上,实体店铺有售的商品,顾客在网上也能够买到。后来又发现,生鲜商品放到网上销售有一定难度,就选择了除生鲜以外的商品。”山东利群集团副总裁兼CIO狄同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管理层发现有三种最适合网上销售的商品:妇婴类、化妆品类和服饰类商品。

  “目前,在利群商城上销售的商品共有2万种,售价能做到不高于实体店。”但狄同伟表示,还不能比实体店便宜很多。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障碍:首先,商品会从正规的渠道进货,交纳规定的税费。而C2C类网站店铺则基本没有这些税费;另一个困难来自于供应商。由于利群商城采用的是和传统零售商一样的进货方式,厂家会按照传统零售渠道的价格去控制商品价格,而且这其中的品牌厂家十分重视自己的市场形象和销售策略,对商品价格控制非常严格,这就使得利群网上的价格难以比实体店有更大幅度的折扣,只能通过一些活动返点回馈顾客。

  而对于那些习惯于网上购物的顾客来讲,仅仅是价格不比实体店高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通常,由于网络购物没有实体店所营造的购物氛围,顾客难以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也难以产生冲动性购物的欲望。因此,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对价格的敏感度也更高。在国内众多的B2C网站中,其商品价格大多要比实体店有所优惠。

  虽然传统零售商有庞大的供货体系,但由于商品的价格竞争力缺乏优势,目前,顾客对于利群的网上商城,也没表现出过多热情,竞争优势也未显现。“目前,我们网上商城2009年的销售收入在4000万元。”狄同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立足商务服务:创新的落地模式

  利群集团的电子商务业务调整始于2008年下半年,把精力从物流公司独立出来,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并重新把网上商城思路进行调整,从以前的销售商品为主,过渡到以商务服务为主。

  狄同伟认为,传统零售商做网上商城的还要面临物流、配送和服务的障碍。为了弥补网上商城的服务缺憾,提供更多的创收机会,利群引入了呼叫中心,提供更多的不直接销售商品的商务服务,也包括打包综合服务等,如撮合餐饮消费、交费、中介等轻物流的业务,这样既可以开拓企业资源,也可以减少现有业务的束缚。如今,呼叫中心已有100个坐席。

  利群在网络配送服务中发现,配送这个环节具有一些不可控性。顾客可能对服务感到不满意,比如,配送的过程和时间都有不可控性;而且一些人对个人隐私非常在意,不愿意有陌生人来敲门。

  为了解决配送上的问题,利群商城又依托一些门店和便利店进行不定时配送服务,也主动在一些社区的周边设点,更贴近顾客。在网点的选择上,不拘于形式,可以是社区物业管理处,也可以是花店,或是一些街道下岗人员、低保户的经营场所,只要在社区周边有场所就可以与利群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