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18 08:18 来源:网络资源
立志要做“网上沃尔玛”的新兵苏宁易购,能给前辈们带来多大冲击,值得期待。
“中国大多数B2C网站就喜欢拼价格,但我告诉你,苏宁易购追求的是价值。”坐在沙发上,李斌非常坚定地说他痛恨打价格战。
可惜的是,在10月31日,苏宁易购推出图书频道时,仍然打出了“0元售书、1.5折抢购、最高返还300元”的抢购大旗。这一幕,像极了一年前京东商城开始卖图书的场景,“比所有竞争对手定价再低20%。”
就是凭着这句口号,当时的京东商城CEO刘强东让人们知道,京东也开始卖书了,而且还是全网最低价。一年后,苏宁易购也采用了同样策略,只是当初京东仅上线了10万册图书,这次苏宁易购却一口气上线了60万册。
李斌说,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投入1000万元用以让利。这显然已属于价格战,当你以此反问李斌时,他却将问题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价格低无所谓,重要的是,苏宁走进了图书市场。”
先易后难
2011年之前,整个苏宁销售的都是传统电器和3C类数码产品。假如时光倒退回1999年之前,苏宁不过是销售空调设备的零售商。此后,苏宁跨出空调领域,成为综合家电零售商,这家公司将品类扩张定为第二次创业,并凭此在2009年首度超越国美,成为中国销售规模最大的连锁巨头。
1974年生的李斌,正是这段“成功”历史的参与者,他2004年才加入苏宁,与年仅34岁的董秘任峻、39岁的苏宁电器总裁金明一样,都属于苏宁的少壮派。在苏宁内部,大批“70后”先后挑起公司管理重任,不仅仅意味着更新换代,还代表着公司新的变革。
2009年,已坐上中国零售业第一宝座的苏宁,开始不满足于电子产品渠道商的身份。那一年,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向公司高管们抛出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营销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苏宁应该在制造业的链条中处于什么位置?”
要说明的是,张近东所说的制造业并不只是海尔和联想,还包括了宝洁、阿迪达斯、耐克甚至是卡西欧。这隐含的寓意是,苏宁连接的制造商,几乎可以为整个社会消费领域提供所有商品。就像沃尔玛,是一个无所不包的零售平台。这一年,全品类扩张也成了苏宁第三个十年发展目标之一。
李斌说这个目标就是由苏宁易购来完成,“苏宁电器不卖衣服、不卖百货,也不卖珠宝,这些商品只在网络上的苏宁易购来卖。”李斌谈论起公司发展,时常刻意强调与家里大哥的区别。
而苏宁也在今年为两兄弟定下各自十年任务,苏宁电器要完成3500亿,小弟苏宁易购的任务也不低,要卖出3000亿元。这意味着苏宁十年后销售规模要成长为6500亿元,口号之大,霸气得让业界瞠目。
“这么大的数字,很有电子商务吹牛皮的范儿。”这是当当网李国庆对此的调侃之语,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则评论这个目标为“一半线上、一半线下,闻所未闻”。李斌却说这是外界对他们不了解,“苏宁易购并非只专注于电器,电器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全部是新开拓的品类,3000亿有何不可能?”
李斌的信心来源,指的是苏宁易购未来要扩张的200万个品类。他先是跟300多家国内出版社达成了合作协议,又把下一个目标放到了服装,目前正与中国和国外知名品牌企业谈判采购协定,大规模上线的时间却不透露。如果图书和服装品类拓展成功,下一组扩展的目标就将轮到日用化妆品和百货。
这条品类扩张的路线图,完全是按照难易度来制定的:图书近似于电子产品,标准化搜索,而且重复购买次数多,又容易引来新的用户,所以被选为扩张的第一场战役,而服装和百货参考标准不一,管理难度大,自然就被放到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