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18 08:18 来源:网络资源
老兵新传
图书在线销售,既是李斌上任后打的第一战,实际上也是苏宁易购电子商务之路的真正开始。
这场战役,李斌团队尽管只有短短几个月的筹备时间,但还是与国内300多家出版社很快达成了合作协议。
这并不奇怪,苏宁易购虽然只有几十亿的销量,却因为跟着大哥苏宁电器,“大树下面好乘凉”—苏宁电器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42.3亿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能在900亿元左右,两家采购系统又合而为一,这等于苏宁易购变相拥有了近千亿元的议价能力,对比竞争对手京东商城今年300亿元的销售额,无论是在商品数量还是价格上,不但不怕与后者竞争,甚至部分商品价格还要低于京东。而且,图书单价也远低于家电和3C产品,因此苏宁易购尽管第一次卖书,却能排出大手笔的气场。
这起大手笔也立时引起连锁反应,当当网打出了图书满100返200最高返400的降价旗号,京东商城推出畅销书1-3折限时抢购,音像满额立减等优惠活动。
不过,尽管成功借价格大战亮出了旗号,苏宁易购的亮相却并不漂亮。《新快报》检验了苏宁易购打折质量,认为其虽然号称“百万图书”,可有的用户搜了108本书,却只找到3本。以豆瓣网中最受关注图书排名前十名作为样板搜索,仅有三本有货,其他有三本显示缺货,四本显示找不到此商品。而且配送服务也超级慢,比如大热的《乔布斯传》,标示运至广州需要6天,运到其他城市甚至长达8天。这个时间比直接对手当当、亚马逊中国和京东商城都要慢上3-4天。
“我们缺乏对于热门图书销售的预判,确实存在着备货不足,图书频道上线后,我们每天销量都是5倍增长,这给我们的配送带来巨大压力。”自认图书销售表现并不令人满意的李斌,不得不在微博为糟糕的用户体验道歉,而图书频道的两个负责人也被他派到各地仓库,察看缺货状况并想办法解决。
事实上,当年京东商城筹备图书销售时,挖来了前卓越亚马逊分管图书副总裁石涛,来担任自家图书采销副总裁。但崇尚内部提拔的苏宁,却更喜欢用自己培养的管理人员,其图书频道负责人都来自苏宁电器通信和3C产品部门,对于出版市场毫无经验可言。
尽管2005年,李斌对传统CRT电视升级平板电视进行了准确判断,率先下单抢货, 为后来苏宁在电视等领域的销售量赶上国美创造了重要条件。随后负责通信、3C类产品,又预先判断出智能手机流行的趋势,及时布局电信运营商,让苏宁获取了iPhone4 在中国的“唯一社会渠道首销权”。但这些成绩都是建立在以往苏宁熟悉的家电领域,对于图书这个陌生的市场,他和他的团队依然要从头学起。
图书销售尽管挑战重重,但苏宁易购要想真正长大,独当一面,就必须对陌生品类发起进攻。因为采购、仓储和配送全都依赖于苏宁电器的配送系统,日子久了两兄弟都会遭遇伤害。
苏宁易购上线之初的目标,只是做中国最大的3C家电B2C网站。采购、仓储和配送全都依赖于苏宁电器的配送系统,用户订购了货品, 一般都从苏宁门店出货,由门店配送人员送到消费者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