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行业巨头集体变轨后的五大展望

时间:2012-01-05 14:12  来源:网络资源

  2011年,超市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价格欺诈、四大零售巨头换帅、假冒“绿色猪肉”事件……都是业界以及消费者热议的话题。这些焦点事件将让整个行业在2012年引发新一轮变革。

  展望1

  外资超市巨头变脸?

  2011年,家乐福、沃尔玛、Tesco乐购、麦德龙四大零售巨头中国区一把手全部换帅,在巧合的背后,业界认为这是这些企业对中国零售市场的一种态度。

  在上述四大企业一把手在位期间,曾带领企业在中国市场实现快速扩张,创下的业绩和认知度在零售市场有目共睹,功不可没。

  中国零售业的过度竞争加上本土零售企业的迅速成长,使得洋超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零售业从现阶段来看有人才稳定性差、成本增长过快、零供矛盾尖锐等问题,这同时是考验这四大零售巨头今年新上任一把手的大问题。某外资连锁超市负责人表示,现在已不再是跑马圈地的年代,中国的零售业已经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新领导会为企业注入新血液,同时也会为打赢对手重新规划新目标,其上位后一定会引发新一轮竞争。

  展望2

  价格欺诈道行更深?

  由知名外资超市领衔主演的超市价格欺诈引发连锁反应。 去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开通报了多地的多家大型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揽顾客高价结算”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但在国家发改委对问题超市进行重罚后,部分超市又出现了类似问题。2010年末,商务部发布的《2011年国内大型零售超市商业欺诈调研报告》,收集了国内各大超市的问题行为。报告显示,超市的价格欺诈主要有七大套路——两套价格、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标价、虚假原价、模糊赠售、不履行价格承诺。

  记者近日发现,多家大型超市仍继续上演价格欺诈行为,但现在的招数不容易被消费者发现。比如买单品比买促销装价格低、价签上没有原价只有现价、卖场中没有海报商品等诸多问题。某超市高管表示,价格欺诈问题很难杜绝,商家也会用更聪明的手段上演这类戏码,消费时还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