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乏力 零售商或将重新审视社区蓝海(2)

时间:2012-07-25 08:14  来源:网络资源

  大卖场业态遭遇瓶颈?

  关于造成利润预减的原因,永辉、人人乐、卜蜂莲花方面均表示,一方面由于租金、人力、财务等费用提升,老店经营业绩下降;而另一方面大量新开门店尚处培育期,对今年上半年利润影响较大。

  对此,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认为,上半年很多大型零售企业的“业绩”都是基于促销的刺激,提前透支了社会的消费。特别是电商不惜牺牲企业利润展开疯狂的价格战,不但助长了不良竞争,也让传统零售企业生存更加艰难。

  “经济环境的影响、成本的上升等因素都是表象,根本原因还在于连锁零售企业的经营模式需要改变了。”首都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大卖场业态已经达到了充分竞争的状态,基本没有新的提升空间了。

  洪涛则认为,近年来过度追求市场规模的连锁零售企业在经营模式上表现出了比较单一的特点,尤其是像大润发这样的外资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

  以卜蜂莲花的发展为例,自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未能摆脱亏损的阴影。2006年,因为高速扩张门店导致亏损,随后2007年开始由原来的易初莲花改名为卜蜂莲花。而其多次宣布的百店计划一直也为变成现实。

  2009年,卜蜂莲花在华的亏损达到2.36亿元,也基本告别了外资企业品牌的一线阵营。2011年,卜蜂莲花开始收缩大卖场战线,调整门店,而该年10月陈耀昌的加入,也被解读为卜蜂莲花开始在华采取新的发展路线。

  从大卖场业态来看,卜蜂莲花的战略大调整并不是个案。从去年开始,在华的外资大型零售商纷纷走马换将,一定程度上正是对市场大环境新的判断的反应。

  转入社区商业蓝海

  近两年,沃尔玛明显加快了多业态发展的步伐,Tesco乐购、卜蜂莲花,甚至是当初抛弃多业态发展的家乐福,都有重操社区型门店的打算。

  2011年,卜蜂莲花推出“超市生活馆”的商业概念,将之前的大卖场业态升级调整为高端业态,在上海开出首家高端门店。随后在今年1月,在上海推出了其第一家集便利店、咖啡店、生鲜店和大卖场业态“四合一”模式的卜蜂莲花生活站门店。4月,卜蜂莲花中国首家标准超市在上海开业,这也标志着其正式向社区商业进军。

  “扩大内需在未来几年内是国家政策的重心,而如何用好这一政策,需要零售商各施其能,看谁能够抓住新的市场增长点。”洪涛认为,城市社区商业市场与乡镇市场将是刺激连锁零售业增长的两个重要方向。

  然而,许多已在大中城市的商业中心“厮杀”习惯的连锁零售商们,谁能在新的市场中快速地掉转船头,谁就能占据市场的先机。

  行业的转型是一方面,政策的利好也将在下半年给行业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

  对于行业多年反映的银行刷卡手续费以及水电价等问题,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银行刷卡手续费下调与工商水电同价等措施很有可能在下半年付诸实施。而降息后,对消费的刺激也将在下半年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