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7-27 15:17 来源:网络资源
“走、转、改”的灵感
“2012年日子,会不会比2008年更难过。”这是河南零售企业面面相觑的问号。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此表示乐观。他称,上半年消费名义增速下滑,但实际增速相对平稳。相对于投资和出口,消费的波动并不大。随着未来刺激政策的陆续到位、显效,CPI涨幅进一步收缓,预计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将排名第一,全年增速保持在14.5%~15%。
“消费板块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谢涛认为,这并非是空穴来风。今年5~7月,中央政府几次表达了对“房地产化”经济彻底调整的决心。同时,中央通过媒体多次强调,扩大内需仍是十二五期间国内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如,近期相继出台的太阳能产品、LED灯、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是较为清晰的信号。
除期待宏观刺激消费政策之外,零售业在经济低速发展环境的生存方式、自我转型角度,时下正是业内人士探讨最多的话题。
7月20日,本报与国内零售业门户网站联商网发起话题讨论,吸引了国内110位行业人士热情参与。达成共识的观点可概括为:走基层、转薄利、改上网。 “走基层”,即是坚持加大渠道下沉力度。
事实证明,区域网络发展完善、对三四线消费市场渗透较为成功的零售商,此次受冲击最小。
某连锁超市河南区一高管称,上半年,该公司郑州门店业绩增长低于省内三线城市门店。而该公司近期注意到,邮政、中储粮、省供销、省盐业几大体系,近几年通过加盟经营方式对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开发获利颇丰。因而,这对于传统零售业是一个极大利好。
“转薄利”,并非为获得销售份额、单纯下调毛利空间,而是一种经营调整的目标与方向。
从狭义角度看,零售商可通过改造门店、改变商品采购模式实现这一目标。
如上海的7-11便利店,近期对其门店全面导入LED灯。北京的几家知名百货公司,已在尝试舍弃经销商环节,寻求与品牌商家直接合作。另有一些超市、专业店,则是将对制造商采取商品定制包销。乃至像永辉超市,直接参股上游食品加工或生鲜生产企业。
从广义角度看,则是零售商根据现实生存环境与市场需求,适时考虑调整经营定位、业态定位、商品结构定位,重定合理的利润空间。
如美国的儿童用品5元店Five Below,日本的100元生活用品店(人民币8元),即是在经济危机周时初创。如今,已发展成其国内零售业枭雄。
“改上网”,对传统零售业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事实上,在经济发展较好时期,没有人乐意去趟电商这坑浑水。
“一是不懂得如何去做,二是当前几大电商发展规模与商品资源驾驭力,已远超传统零售商。”丹尼斯百货一高层如是认为。
但苏宁电器的发展模式,或能带给零售业一个新的灵感。其将实体店与网络平台的地位倒置,设网络平台作为主营渠道,实体店作为展示、体验、服务中心。
“走苏宁模式,既要看能力,更要看决心。”河南隆庆祥服饰电子商务部总监王斌认为,至少在目前,传统零售商有着纯电商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消费者信任度、供应商资源、服务贴近度等。关键在于,如何将既有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再放大,并顺势调整自身服务方式与策略。
零售业“转型式”过冬,在河南已拉开序幕。谁能笑到最后,谁能逃脱价格竞争红海,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