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8-16 08:10 来源:网络资源
专业化服务提升MALL魅力
与都是单个品牌柜台的商场不同,SHOPPING MALL提供给品牌的都是独立店铺。如果说在占地、货品的专柜中,专业化服务的优势不明显的话,计入MALL业态后品牌的服务专业性就成为卖点。“在我们看来,大牌的销售人员不再是个人,而是一类人,比如‘Dior人’、‘LV人’,他们不但是服饰统一,就连妆容和举止也是受过训练的。”孙颖介绍,她认识的很多商场或小店中的销售人员除统一着装外,很少会有其他要求,一些店里的服务人员还极力宣扬自己的个性。“其实很多顾客进店后更希望看到,能代表店里形象和气质的销售人员。”孙颖说。
拓展未来在扩大旗下品牌店规模的同时,也对新入职的销售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除了每个月的销售总结,培训不定期举行。”负责人王涛认为,在品牌意识日益强化的今天,销售人员对于品牌的理解、对服饰的搭配能力,直接影响到顾客对于品牌的认知。“无知的导购只会降低品牌的层次,也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王涛认为,专业是目前品牌所应该提供的服务之一。
因此,除了销售人员的外在形象,专业的服务素养同样重要。“一位顾客进门销售人员应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他需要服装的号码、适合的颜色以及货品中哪些款式比较适合他。”孙颖说,除了个人化的推荐,很多时间他们还需向顾客讲解品牌的由来、历史和定位,以及同款或不同款服装间面料、剪裁的细微差别以便于其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服饰。庞瑞芝介绍,在本市SHOPPING MALL中她个人比较看好佛罗伦萨小镇的服务。“感觉其销售人员明显受到过培训。由于雇佣成本原因,其销售人员多数可能都是武清当地居民,但完全感受不到乡镇气息。每次服务他们都使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而且对自己销售的货品极为了解并讲解得很专业,即便没有消费依然十分热情。”对于很多商家提出的高学历服务会导致高成本的假说,庞瑞芝认为,服务水平跟学历关系不大。以佛罗伦萨小镇为例,其服务人员都是武清当地居民,并非每一位都有较高学历水平,但经过统一培训或要求后服务人员总体水平都很高。
高质量服务氛围人性化强
“亲,您有什么需求?”这是很多有网购经验的消费者,再熟悉不过的“淘宝体”。与实体经济相比,网商似乎更注意服务的作用。从事IT相关工作的蔡小姐平时喜欢宅在家里,之所以不愿意出门购物的原因是她体形偏胖,感觉实体店对自己的服务总是不够贴心。“在网上买东西就不同了,店主不会嘲笑我的身材,反而很贴心地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我们这类人的着衣注意事项。”蔡小姐介绍,之前在实体店购物时自己总喜欢买最大号或样式宽松的服装把自己“罩起来”,但在网购中客服人员跟她举例穿相对合身的服装可能更“显瘦”。“她还发来了自己穿上的照片,和一些搭配,我感觉服务特别贴心。”
“这就是一种服务气氛的培养,因为如果网商不用良好的服务维系与顾客的关系,在看不到商品实物的情况下就很难达成交易。”庞瑞芝介绍,除了营业上的压力,还有一个服务氛围的问题。百货行业协会秘书长王炳东表示,随着本市百货行业更多地与国际接轨,服务意识也不断增强。“当初百货行业使用柜台销售,不管什么品类都是一个柜台,试鞋也一样,连个座位都没有。随后演变到敞开式服务,商品得到了充分展示,顾客在试用时也有更舒适的环境。”王炳东回忆着百货行业的服务“发展史”。他认为,虽然服务意识在增强,但是和国际购物名都比起来还有差距。“微笑服务”曾经被当作是商家的标杆,但是王炳东认为,这种服务状态看似亲切,但是依旧停留在“客人”阶段,而在海外的购物胜地,消费者一直被当作“家里人”。
“我在中国台湾有过多次消费体验,那里的销售人员对自身销售的商品都有专业性的讲述,那些外行人不可能知道的细节,就让人在听时感觉非常信服。”庞瑞芝对王炳东的观点也表示认同。一些商业文化相对发达城市的服务理念积累,使得服务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无论店面的大小和所售的品牌如何,销售人员都有固定的标准。“在台湾购物时,我们很多同行的人即便消费已经超过平时的水平,消费后也觉得心情舒畅。没有那种心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