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8-16 08:17 来源:网络资源
上周,美国时尚品牌Forever21在北京apm开业的火爆场景,让业界感受到没有传统意义上百货主力店的商场活得同样精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达集团将旗下百货品牌更名为万达,试图让主力店优势最大化,从而帮助商业地产扩张。目前,在北京乃至国内购物中心领域,这两种模式已经分化成两大阵营。在业界看来,去主力店尽管租金收益高,但对品牌资源、选址要求特殊,非品牌商业难以复制。未来,主力店对于购物中心而言仍是重要组成部分。
去主力店:
招商化整为零 租金效益最大化
对于品牌资源丰富、位置一流、对租金有更高目标的购物中心来说,其更愿意将招商化整为零。
以京东某大型购物中心去除百货主力店为例,整租时,约2万平方米的面积每年租金收益约2000万元。化整为零后,假设可租赁面积为1.2万平方米,每年租金则可达到1.46亿元(20元/天/平方米)。收益是整租给百货店经营的7倍以上。
因为,此类购物中心招商压力不大。据大悦城相关负责人透露,大悦城目前的品牌商家资源约千余家,但单体大悦城的承载能力只有200-300家,尚有不少合作品牌难找出口。同时,由于位置优越等原因,商场的成本也相对较高,需要更高的租金收益。
“虽然主力店可以提升品牌效益,但会牺牲租金收益,目前有百货主力店入驻购物中心,平均租金只有每平方米2-3元/天。”大兴绿地缤纷城总经理王智明表示。而且,百货主力店签约期一般为10年,这让很多优质购物中心难以接受。
挺主力店:
开发势头猛但名牌项目缺
尽管去主力店获得的可观租金收益就在眼前,但对于很多购物中心而言却是可遇不可求。
在万达百货总经理丁遥看来,对于一家经营能力一般的购物中心而言,需要一家优质百货店来支撑经营。而且,目前购物中心经营的风险很高,零租会给品牌生存带来不稳定因素。与之相比,整租尽管收益较低,但百货主力店的抗风险能力强,租金回报稳定。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认为,目前,中国九成购物中心还是依靠百货店来吸引客流。而且,以发达国家为例,购物中心的发展离不开主力店。
事实上,除了租金收益相对较低之外,拥有百货主力店的商家大多受益。目前,很多购物中心都是招揽了优质的百货主力店后,才吸引了很多零售品牌慕名而来。
“商场招商的最初阶段一般是最难的,如果提前签好一个品牌不错的百货主力店,购物中心的招商将变得更为容易”,一位百货店负责人表示。
丁遥认为,与购物中心相比,作为零售经验更为丰富的业态,百货店的精细化管理以及优质服务,是购物中心颇为仰仗的优势。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百货店的地位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