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去主力店化”难成主流(2)

时间:2012-08-16 08:17  来源:网络资源

  大而全主力百货落伍
  特色主题店将成“主力”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购物中心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主力店模式和去主力店模式将伴随购物中心业态很长一段时间。

  在业界看来,目前两种模式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但是主力店模式很可能笑到最后。事实上,去主力店模式有很多不能比拟的优势,但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商场位于核心商圈、运营方品牌资源强大等基础上。反观现在的商业地产领域,除了大悦城、万达等少数品牌外,真正将品牌做大做强的商业地产商稀缺。这些非名牌或者商业地产领域的新军,需要主力店帮助其成长度过培育期。

  在王智明看来,随着购物中心的不断“进阶”,商业地产项目在选择主力店时也开始更加理智。“原来都是以百货为主,但现在一个超市、影院甚至品牌店也可以成为购物中心的主力店了。”

  一位商业地产界人士戏言:“地产是个神奇的行业,让七十二行殊途同归。”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界”商业地产,这一方面是地产泡沫前的预警信号,一方面也是百货店的机会。因为在这种“全民地产”的背景下,需要百货店的购物中心越来越多。

  在购物中心成为百货店新发展土壤的同时,百货店也需要不断进行改进。郭增利认为,未来,尽管主力店仍是购物中心发展的重要组成,但大而全的百货店可能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拥有鲜明主题的特色百货店。这些门店的体量不用很大,但是有足够吸引力。

  新闻现场

  模式对抗
  购物中心分成两大阵营

  购物中心发展模式的分水岭正越来越明显。

  日前,万达集团旗下百货公司实现了从“万千”到“万达”的更名,一字之差却显示了万达广场希望将百货主力店优势最大化的用心。

  就在万达集团不断强化百货主力店地位的同时,位于王府井大街的北京apm,却一次次通过入驻的品牌,吸引全城消费者。这一次是美国快时尚品牌Forever21。此前,ZARA、NIKE开业之初的轰动效应并不次于Forever21。

  万达集团和北京apm的两种不同模式,也是目前北京购物中心领域的写照。目前,这两大阵营齐头并进。阳光新业、万达广场等是主力店模式的代表;西单和朝阳大悦城、东方新天地、首地大峡谷等则是去主力店模式的代表。

  或许在消费者看来,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只在商场内是否有百货店。但事实上,这对购物中心而言是两种不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