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1-10 08:10 来源:原创内容
由于受到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超市业遭遇着销售增长乏力和成本大幅上升的双重夹击。相关数据表明,前三季度超市行业不管是收入增速还是利润增速都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超市类上市公司日前发布的前三季度运营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形势对超市行业的影响远没有消失,这个“冬天”不仅时间长还异常寒冷。备受煎熬的各大超市公司,除了运用市场营销手段扩大销售外,还采取了精细化管理来严控成本,而减少开新店、调整经营模式的杀手锏也被广泛运用。但是,这些发展策略能否扭转颓势尚需时间验证。
无可奈何成本上涨
目前,大部分港股和A股超市上市公司都已对外发布截至9月底的运营数据。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的企业不在少数。除了受CPI持续下跌、消费低迷影响外,人工、租金、水电等成本大幅上涨又进一步蚕食了利润空间。
前三季度超市类别8家A股上市企业中,有5家净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发布数据的3家港股企业也不容乐观。其中,亏损户人人乐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亏损额已经从上半年的5777万元上升至7941万元,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了321.16%,为-2164万元。
目前,即便是北京京客隆、联华超市和物美商业等做得还算不错的企业也难掩利润下滑的现状。截至9月底,北京京客隆实现营业收入69.34亿元,同比增长9.18%,纯利则同比下降了36.15%,为1.07亿元;营业收入大大超过去年同期,为239.45亿元的联华超市,净利润也下降了30.77%,为3.6亿元;物美商业营业收入尽管取得了131.41亿元,但净利润也只有4.93亿元。
截至目前,超市类上市公司同店增长普遍放缓。上半年联华超市同店销售同比下降了1.69%。物美商业的可比较店铺销售增长率也由去年同期的12%下降为3.9%。该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透露,三季度同店增长并没有好转。与此同时,有着“中国沃尔玛”之称的永辉超市三季度同店增速也随着CPI下行而出现了下滑。
零售业资深人士丁利国表示,目前,大环境已经造成了零售企业客流及客单价下降,销售增长非常困难。而作为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又面临着刚性成本不断大幅上涨,利润空间就进一步被压缩。
事实上,步入2012年零售业的日子就不好过,超市业也遭受着销售增长乏力和成本大幅上升的双重夹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刘冰表示,受CPI和成本刚性上涨的影响,前三季度超市行业不管是收入增速还是利润增速都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据宏源证券统计,超市类A股上市企业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速基本都有不同程度上升,管理费用也有7家呈现上升状态。
数据显示,北京京客隆销售、行政以及其他成本同比都上涨了不少。其中,销售及分销成本增长幅度最大为18.56%。成本上升已经给超市业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联华超市就明确表示,由于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人工成本急剧攀升,外加租金和水电费上涨也迫使上半年该公司整体费率同比增长了0.6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