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3-15 08:50 来源:网络资源
“不做电子商务是等死,做电子商务是找死”,十年前的营销魔咒再一次显现,令人纠结的不仅仅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4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37.8%。与2010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3344万人,增长率为20.8%。
2012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繁荣之年”,也是电商之战全面打响的一年,无法预期会有多少企业杀入B2C,也不知道会有多少B2C企业在探索中倒下,也难以预测它们能否突破盈利瓶颈,但零售企业全面进军电子商务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的零售业版图也将被电子商务所改变。
网上促销 生死时速
30秒,上海某别墅200万元抵价券抢空;70秒,50瓶飞天茅台售空;1分钟,支付宝成交63000笔交易;8分钟,300根金条售空;10分钟,51万笔成交量……
这是电商“光棍节”后,在“双12”促销盛宴中创下的纪录。
淘宝官方数据显示,“光棍节”期间,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总额突破了52亿,这超过购物天堂香港6天的零售总额。而淘宝自创的“双12”,一天内为淘宝带来43.8亿元成交额,涌入1.2亿用户,相当于近8000个大卖场的客流量。
疯狂的不只是淘宝。腾讯、亚马逊中国、京东、当当、凡客、乐酷天等电商平台先后“错峰促销”,打响促销大战。
不赚钱的口号比比皆是。当当网在2011年12月初开始了日用百货品的热卖商品“0”利润活动;京东商城也以“圣诞风暴”来袭为题,喊出“全网零利润”的口号。
疯狂的促销过后,除了大量的用户和订单,还能给电商带来什么?
频繁的促销已经开始让电商有点“吃不消”了。“双11、双12大促销实在是太密集了!再加上圣诞和元旦的促销,如果每一次大促销都跟风无疑会打乱网站自身的营销计划。”优购网上鞋城CMO徐雷感慨,“其实电子商务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天天实现低价状态,不要太多频繁波峰波谷的变化,这对于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和社会化资源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目前电商还处于与线下零售商争夺消费者的阶段,这是一个消费习惯的建立过程,促销自然是最有力的手段。但是当电商发展成熟了,频繁的促销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毕竟,没有一个企业可以靠亏损来实现持续的发展。
传统零售 以慢制快
受2011年上半年整个电商火热大环境的影响,像百丽、苏宁、国美这种线下的巨头,纷纷进入电商行业,迅速发力,目前已初步确立自己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地位,改变了原有的格局。此外,中粮、蒙牛、海尔、富士康等上游供应商也纷纷构建自己的电子购物平台。
仿佛一夜之间,电子商务成为商家的标配。随着网络购物越发普及,网上支付、配送体系逐步完善,如果不做电子商务,总让人觉得不那么与时俱进,有点OUT。
传统企业涉足电子商务让纯电商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它们不仅让营销推广费用翻倍增长,也让整个行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高涨,资本、品牌重新成为竞争中的关键性变量,而这些恰恰是纯电商所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