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工:社区商业市场如何定位(3)

时间:2012-08-30 08:24  来源:网络资源

  六是社区商业法制化也会给社区商业带来新的商机。我觉得在社区分级、布局规划、业种配置、业态标准等等方面我们国家也会像国外一样通过立法规范社区商业。

  我们看一下鹿特丹的邻里型社区商业中心,这是我们画的一张图,周边全是居民楼,中间的位置是一个两万平米的广场,这个广场的一圈有30多家店铺,中间还有10几家店铺,这就是它的商业中心的平面布局,两边有两个出口。那边那个出口有一家超市叫做ALbert Heijin,在荷兰是最大的连锁企业,这边有一个C1000,所有业主都只有一家门店,只有超市是两家,但是超市这两家有明显区分,C1000是比较低端的超市,ALbert Heijin是比较高端的超市,这是整个社区商业的布局,无论是Alberhin还是C1000,超市里50%以上的单品都是定牌产品,靠定牌产品实现了自己和同行的差异化,所以Alberhin和C1000在同一个邻里社区里,但是两家业务没有竞争。在这个大型社区里,ALbert Heijin就比较大,为了区别ALbert Heijin,有一个XL,这是店里的生鲜区,这是店里大量的定牌商品。

  国外在社区商业的法制化管理程度非常高,比如这家店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关闭的店,后来我们问了才明白那家店是做美容的,规定这个店关了之后业主可以随便出租,但是出租必须还得开美容店,不能开别的店,这种管理办法就让业主,比如你想以租金最大化为目标开价很高,他赚不了钱就没有人来,你就只能闲着,这样就迫使你降低要价,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的资源,我要保证这个社区里居民需要的各种服务业态,每种服务业态都有,市场的作用能体现,政府不管你租金,你跟人家自己去谈。但是我们国家这方面非常混乱,整个社区商业缺乏生态平衡,比如在天津,有的国内央企跟我们竞争很激烈,我们在哪儿开店他就在哪儿开店。商铺业主只追求租金最大化。国务院新规支持了社区商业,作为企业来说,我们还心存一线希望,希望能够对我们做社区商业来说将来能够有点更多的好消息。

  另外对社区商业来说,从政府层面来讲我们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政府对进入社区的外资企业很难给特殊支持,它想给都给不了,在大型商业业态上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均衡,日本大荣商店就可以免租金,我们拿不到。在社区商业上,711在天津开了30家店,但是只能和我们同一个起点上竞争,但是政府给不了它支持,在社区这个市场上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我们没有多少劣势,进入社区商业的企业可能会有一种平等、和谐、稳定、互惠的发展环境。

  最后讲一点看法,我觉得社区市场本土化要求最高,最适合区域企业来做,所以是区域企业不能放弃的主要阵地,中国的连锁业和中国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里90%都是区域企业创造的,我们作为“地头蛇”有两大优势,一是我们熟悉本地情况,了解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第二我们没有退路,只有一个家,我们离开这儿就没有生存的地方,所以这两条让社区企业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做社区商业有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我们必须不断研究顾客的需求和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这应该是社区商业生命力之所在。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行业之内的整合和行业之间的整合都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