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尝试去百货化 百货沦为鸡肋?(2)

时间:2013-05-21 08:25  来源:网络资源


  
  广东百货龙头广百百货与富力天汇MALL牵手两年之后黯然撤场 图片来源:网络

 

  “二房东”们,一方面要承担高额的租金。另一方面,由于百货的经营管理模式,多数商家只负责铺货,经营管理全依靠百货的运营商。因此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是非常高昂。此外最重要的,百货店招商引进的品牌多于购物中心类,并不具备独特的竞争力。

  相关调查显示,连锁企业续约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人工成本平均上涨15%。而百货行业的整体利润在不断下降,已经从早年间的8%下降至3%。

  已经沦为薄利多销的百货,外患未至,内忧成疾。
  
  外患:品牌集合店来势汹汹

  讲究的成都人遇上国际范儿的新事物,就如果干柴遇上烈火,一触即然。

  当大家对SEPHORA的印象仅停留在《志明与春娇》中余春娇的丝芙兰工作服上时,凯丹广场已经果断搬进了ZARA、H&M的国际时尚品牌和SEPHORA这样的品牌集合店。它成作为成都首家摒弃百货主力店的购物中心。如今城南人气王尽管经历了惨淡的起步,但它用“快时尚品牌”和“品牌集合店”置换“百货”,抓住成都青年的新鲜感。


  
  金牛万达广场引入了H&M、ZARA等大部分成都流行快销品牌 图片来源:网络

 

  成功的案例总是被复制。

  以“新潮”为代名词的来福士广场,也走上了去百货化之路。凯德置地西南区总经理韩德明表示,“成都来福士购物中心超越了单纯的购物概念,而致力于让购物成为成都市民的一种独特休闲体验。”来福士广场招商项目中,首次入驻成都或者旗舰店品牌就多达50% 。这个数字给一直被诟病商家雷同的百货一记“耳光”。

  成都人爱稀奇,特别是传说中的稀奇。鼎泰丰、许留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