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实体店 受线上商店冲击零售业扩张受损

时间:2012-12-08 08:15  来源:网络资源

  经济放缓和线上商店冲击下,零售业跑马圈地、疯狂扩张已经不合时宜了,最终受益的将是消费者

  本刊记者 王卜 陈晓雪 摄影 时会理 李二狗

  停不下来的红星美凯龙

  在行业的冬天里一边关店一边开店的家居大卖场,已经患上了扩张依赖症

  本刊记者 陈晓雪

  11月23日,连夜的小雨浸透了芜湖的空气,湿冷。在雨中,芜湖红星美凯龙名流店的水晶魔方幕墙看起来似乎比平时暗淡一些。中午时分,一辆小型货车停在出货通道,两个身披深蓝色雨衣的工人正往货车上装运家具,车下横七竖八地摆满了包装好的桌子、床垫及床头等物件。

  这些家具没有买主,它们的目的地是经销商在芜湖的仓库。两周前,店内的商户们接到了撤店通知。走进大厅,地上随处可见撕碎的包装纸、没来得及搬走的家具以及“清场”字样的易拉宝。

  这可以说是红星美凯龙乃至全国家居建材行业的一个缩影,家居建材业正遭遇寒流侵袭。

  8月到11月,短短3个月,红星美凯龙已经关闭了芜湖、南京和广州的3家卖场。

  据报道,从2011年8月份以来,北京已有12家各类家居建材卖场关门,另外还有5家卖场正在准备搬迁或撤场。

  9月14日,全球最大家居建材超市--家得宝宣布关闭中国所有7家门店。

  中国建筑(3.32,0.03,0.91%)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称,各大建材家居卖场出租率开始下降,新建建材家居卖场招商遇到一定困难。

  眼下,关店止损才是上策。但是,短短十几年,在全国开了111家门店,成为家居连锁业老大的红星美凯龙,似乎已经患上扩张依赖症。撤掉3家门店的同时,又有6家新店在行业的冬天里开张。

  难熬的2012

  眼前正在关店的红星国际家居生活广场位于芜湖名流置业(2.09,0.03,1.46%)百货,是红星美凯龙在芜湖开设的第一家店,开业仅两年,经营面积约5.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3亿元。

  现在商场中已经看不到顾客,滚梯全部停止运行,一层东边的商铺已被拆除,密密麻麻的电线从屋顶垂下。

  2010年进入芜湖时,红星美凯龙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36个城市开办了60家门店。这一年,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多次高调宣布,“争取在2020年全国门店数达到200家”,最终进入全球《财富》500强。

  当时芜湖市场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完整格局,这个常住人口不到70万的城市,除了本地的家居店和几个零散的小卖场,尚无成规模的大型卖场。而芜湖市正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土木兴建是大势所趋。因此,芜湖红星店立即吸引了大批家居品牌加盟。

  “当时市场对家居的刚性需要很大,”刘夏说,她原来在安徽马鞍山经营某实木家具品牌,芜湖红星美凯龙招商,吸引了众多南京、马鞍山和合肥等芜湖周边城市的经销商,刘夏也是其中一个。

  “那时招商非常火爆,进来的比例是1:8。最后进入的都是南洋胡氏、国际公馆、雷克蒙顿等高端品牌。”刘夏所代理的产品也幸运地和这些知名品牌一起入驻。

  2010年圣诞节,红星美凯龙名流店正式开业。开业庆典、元旦促销等活动此起彼伏,刘夏对初期的经营状况很满意。

  另一位经营实木家具的店主陈米也印证了刘夏的说法,陈米做家具生意5年,所代理的家具品牌在合肥、无锡、常州、杭州等地都有专卖店。

  可惜,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家具生意越来越难做。几乎所有商户都知道“受房地产业”影响,但是,他们没想到局面会迅速恶化到如此地步。

  开业时,红星美凯龙名流店商户的入驻率为100%,经营范围包括地下一层共6层商铺。去年下半年,部分商户因为经营不佳开始撤离。此后,红星美凯龙名流店陷入了大幅度调整店面的被动局面。

  首先是原来主营沙发的地下一层被抛弃,剩下的商户并入到了一层和二层。到今年春天,商户大范围流失,曾经最为稳定的三四层也空了一半。

  陈米说,今年“五一”过后三层只剩下7家店铺坚守。在红星美凯龙名流店的导购图上,可以看到这一层原本有26家商户。

  但是,在陈米和刘夏等人看来,大环境并非名流店关闭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