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08 08:15 来源:网络资源
后“美苏”时代
电子商务的崛起加速了传统电器卖场的转型,国美和苏宁“火拼”门店总数的时代已终结,关店潮来袭。昔日的两大巨头也已走上不同的发展模式
本刊记者 王卜
11月18日,2013年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会上,766号频频举起,最终以2.15亿元的高额标的获得了从元旦到春节期间新闻联播前15秒的报时广告。持牌者是黄光裕的胞妹、国美控股的企业代表黄秀虹。
今年前三季度曝出巨亏的国美一掷千金,意图很明显--期望央视平台的宣传能够为其线上业务带来人气和流量。
国美是电器零售连锁的王者,以及电子商务领域不紧不慢的追随者。如今后者已经摧枯拉朽般地打破了旧王国的生态。得益于产品规格的统一,相比日用、食品、家居等产品品类,消费者在购买3C产品、小型家电时更容易接受线上下订单、配送到家的方式。
线上分流,再加上房产行业调控政策以及前几年的以旧换新政策又严重影响、透支了消费者对大型家电的购买需求,国美、苏宁遍布全国的数千家零售门店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实际容量。
“今年是苏宁、国美‘关店年’,超过两年不盈利的门店和租约到期、租金上涨严重的门店将会陆续被关掉。”一位国内知名家电连锁企业的前高管说。
北京北三环马甸桥一带是家电零售的必争之地,在马甸桥北,两家国美、大中比邻而立。“生意一直不错,但不知还能在这儿做多久!”40岁上下的黄先生在两家店的大门之间摆了个小摊位给手机贴膜,已经在这里做了七八年生意。
离此不远的另一家国美店今年关闭,让黄先生有些担心自己身后的两家店。
“马甸附近几家国美门店挨得太近,近几年盈利都较少,最终关店调整。”这家国美店的一位老员工说。
在7月底发布预亏公告后,国美随即宣布将关掉表现欠佳的店铺及削减经营面积,目标是今年底经营面积减少10%至15%,总共涉及逾200家门店。苏宁今年前三季度已关闭130余家门店,第四季度预计还会关闭30至50家门店。以2012年初的门店数为基准,两巨头今年关闭的门店至少占总数的15%。
“明年还会继续,可能会持续到2015年,这将成为一个趋势。以今年底的店数为基准,明年关店的数量可能占总数的5%至10%。”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秘书长端木清言说。
国美和苏宁已从门店“净增加”转入“净减少”时期。回到2010年底,两家还在就谁是“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家电连锁企业”爆发口水战。
对于被卡在瓶颈期、不得不面对转型的两巨头而言,关店并非坏事。这意味着投资的转向,过去大量用于线下门店开设的人力、租金成本得以用于线上业务和核心实体门店。
目前两家公司都在加速转向“旗舰店+互联网”的新模式。但相比之下,苏宁的短期财务压力小于国美。
国美电器[微博]10月21日发布业绩预告称,预测今年前三季度(截至9月30日),国美未经审核业绩预计为净亏损6亿元至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的预计净亏损额度为1亿元至2亿元。今年上半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净亏损后,国美市值一度跌破100亿港元,2009年6月发行可转股债的私募基金贝恩投资的投资浮亏超过46%。
“相比之下,苏宁的情况就好很多。虽然易购也在亏损,但苏宁电器[微博](6.26,0.08,1.29%)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3亿多,最起码它的线下主业还可以养得起电商。”上述前高管说,国美的新活馆在比例上低于苏宁的Expo旗舰店,与红孩子等电商的合作也帮助苏宁与国美拉开了距离。
因此,苏宁关闭的主要是二三线城市过于密集的门店和一线城市的社区店,一些核心商圈店则继续坚守,比如广州市天河商圈的门店。零售业务上,苏宁泛百货化的Expo旗舰店+电子商务的模式已经逐渐清晰。同时,苏宁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做一个零售企业了,商业地产和物流地产也开始跻身其核心业务之列。
“城市综合体在未来的体验式零售时代将会越来越盛行,苏宁现在将旗舰店与商业地产捆绑的做法非常聪明。”Chain Reacton分析师高倩说。该机构为零售商提供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解决方案。唯一的问题是,在信贷收缩的大背景下,发展商业地产同样存在较大资金链风险。
国美未来的发展模式则转向零售渠道的拓展和整合,包括大力发展库巴网[微博]、新锐美(国美网上商城)等线上渠道,以及对实体门店的优化、调整。
两巨头的转型还没有完全定型,现在很难判断哪家的模式能够成功。“但从企业性质来讲,(国美和苏宁)之前是可以直接画等号的,现在就只能约等于了。”端木清言说。
可以肯定的是,转型将会相当困难,或者说相当烧钱。国美、苏宁的线上业务还远不具备“造血机能”。来自投行的数据显示,两家电商网站上半年的净亏损为2.6亿至2.7亿元。
今年8月初,在历时4年寻求买家之后,国美终与海航集团达成收购协议,将国美集团的鹏润地产旗下部分资产以不到60亿的价格出售给后者。这是黄氏家族为国美零售业务“输血”的重要手段。
而几乎所有国内大型电商都早已完成其家电布局,京东商城[微博]更在去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家电类电商。据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其微博中透露,京东商城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超过120%,即实现约170亿元销售额,这个数字约为苏宁易购[微博]的3倍。今年刘强东又多次发起价格战,继续拉大与苏、美的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