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05 08:04 来源:网络资源
零售业的节能环保已经从口头上转化到切实行动中,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构成部分,并得以不断深化。以外资为代表的零售业将国外的环保节能经验不断引入国内,内资零售业也逐渐认识到节能环保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十一五期间不断缩小与外资零售业的差距。
受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委托,2011年4月-9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中国零售企业的节能环保情况进行了调查。21个省市自治区的商务主管部门共提交了129家企业及其下属的106家门店的基本信息,调查覆盖了大型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百货店等业态,调查内容包括能耗水平、节能环保关键点、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和管理、节能设备技术应用、节能改造实施的难点、相关法规标准的学习和实施情况等。此外,《2011年中国零售业节能环保绿皮书》的编撰还参考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连锁百强”数据。《绿皮书》显示,近三年零售业能耗水平呈稳步下降趋势,企业对环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保措施更全面、更深入。调查主要发现有:
(一)少数零售企业已迈入节能环保成熟期
我国零售企业能耗呈现总量大、能耗点多、节能技术涉及面广、节能量认定难度大等特点。由于区域、业态、发展阶段等差异,零售企业节能环保实施处于不同的水平和阶段。对调查企业进行汇总归类,大致可分为三个层级,即基础层、发展层和深化层。
零售业的节能可划分为节能管理、节能技术和带动供应链上下游节能三个方面。零售业的环保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于废弃物回收利用、商品包装减量化以及商品绿色运输环节等方面。所企业调查显示,近80%的企业节能环保实施处于基础层,14%的企业处于发展层,约7%的企业处于深化层;从地域分布来看,处于深化层和发展层的企业多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和西部边远地区的企业多处于基础层阶段。
处于基础层的节能环保措施多数属于低投入的方案,这些方案在实施初期会显现明显的节能环保效果。随着节能环保的逐渐深化,零售企业应不断加大其投入,进一步采纳发展层、深化层的方案,高投入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节能减排见成效,能耗稳步下降
1.万元营业额能耗量2011年各业态均呈下降趋势
节能环保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零售企业深入挖掘利润空间的需要。据商务部“零售企业节能环保情况调查”显示,按不同业态来看,与专业店相比,百货、超市和大型超市的万元营业额能耗量较大。2010年百货业态万元营业额能耗量区间为110~480kwh/万元,超市为200~390kwh/万元,大型超市为130~550kwh/万元,专业店为70~150kwh/万元。
相比于2010年,预计2011年,四个业态的万元营业额能耗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专业店的万元营业额能耗量下降幅度最大,由平均130.0kwh/万元降至87.3kwh/万元,降幅32.8%;百货和大型超市的万元营业额能耗量降幅较小,均为7.8%。
2.单位营业面积耗电量各业态变化趋势不同,总体降幅有限